器械试验专业 您当前位置:首页> 器械试验专业

普通外科

作者: 时间:2024-05-14 点击数:41772 打印

1.专业临床实力

        普外科系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建设学科,也是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中南大学普通外科学组成之一,是卫生计生委湖南省门脉高压症学组、血管外科学组、胃肠外科学组等挂靠单位,同时是中南大学校级重点专科及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中心。专科以内镜、腔镜技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肝胆胰疾病、小儿外科、血管疾病等为发展方向,器械研发中心开展研发微创手术器械、高值耗材和国产手术机器人等。科室临床试验经验丰富,既往承接临床试验50余项。

       肝胆胰Ⅰ门脉高压专科已开展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三叶肝切除、左三叶肝切除、中肝叶切除、巨大肝癌切除术、全胰切除术等手术;此外,一直坚持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全面规范化治疗、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和血管外科三大特色,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肝胆胰II血管外科常规开展如腔镜(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全胰切除术、右三叶肝切除、左三叶肝切除、中肝叶切除、巨大肝癌切除术、胆囊癌根治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胆囊胆管结石及重症胰腺炎微创治疗等各类肝胆胰脾手术。

        胃肠外科II科目前设有肥胖代谢性疾病、胃结直肠疾病、疝与腹壁疾病以及腹膜后肿瘤四个具有特色亚专科方向,并积极开拓临床新技术,如反流性食管炎、胃内水囊等技术。主要收治病种包括肥胖和代谢性疾病、胃结直肠疾病、疝与腹壁疾病以及腹膜后肿瘤。

        胃肠外科Ⅰ科主要开展的技术有: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下和腹腔镜辅助下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手术(NOTES、TaTME)、肠梗阻导管治疗技术、肠梗阻支架治疗技术、胃食管反流外科综合治疗技术(抗反流磁环植入术、胃底折叠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等)、腹腔镜疝微创治疗技术、肛门疾病综合治疗技术、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
        乳甲外科主要涉及乳腺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与精准医疗,近年开展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造瘘口旁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甲状腺手术。

2. 主要研究者介绍

  

黄飞舟 

职称职务: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湘雅三医院副院长。

专业方向: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近30年,具备娴熟的普腹外科诊疗技术,主要从事肝胆外科和门脉高压症外科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尤其在肝胆疾病、腹腔镜手术、门脉高压症手术和内镜治疗方面积累了较多的临床和研究经验,如肝、胆结石手术、肝叶切除手术、门腔分流及断流手术等;熟练掌握内窥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ERCP),以及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EST)等内镜技术。

学术成绩:兼任中华医学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委员、湖南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外科分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组长、湖南省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组副组长、湖南省腹腔(普外)诊疗质控中心副主委、《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委。1992年与刘浔阳教授一起率先在国内开展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并开展了一系列门静脉系统与食管曲张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1997年,首先在临床上应用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脾栓塞联合法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取得了显著疗效;并先后担任《外科造口学》、《21世纪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等10部专著的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工作。

临床试验经历:承担多项临床试验,如:“可吸收多糖止血粉用于手术创口辅助止血”、“治疗一线晚期肝细胞癌项目临床试验”、“治疗转移性胆管癌临床试验”等。                         

 

 罗宏武 

职称职务: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普通外科副主任兼肝胆胰外科I科(肝胆)主任。

专业方向:从事肝胆胰外科、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长肝胆胰腔镜各类手术和门静脉高压症疑难危重病人的综合诊治。

学术成绩:中国研究型医院门脉高压学组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胆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湘雅三医院普通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参编《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等专著3部。

临床试验经历:承担多项临床试验,如:“可吸收多糖止血粉用于手术创口辅助止血”、“外用重组凝血酶用于术中止血临床试验”、“治疗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项目临床试验”、“治疗转移性胆管癌临床试验”等。 

  

余 枭  

职称职务: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肝胆胰Ⅱ外科主任。

专业方向:善于处理胰腺、肝脏、胆道、脾脏及胃肠道外科复杂和疑难疾病的诊疗工作,尤其擅长胆胰外科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癌、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及慢性胰腺炎)及十二指肠周围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肝胆胰高难度的再次手术病例亦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术成绩:现任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专业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胰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省医学会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国际交流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胰腺肿瘤学组组长等20余个学术组织和学术团体职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部、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业书籍《胰腺疾病》、《胰腺肿瘤与病理》、《胰腺罕见肿瘤》等。

临床试验经历:承担多项临床试验,如:“评价纳秒脉冲肿瘤消融系统和一次性使用电脉冲消融电极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消融治疗”、“评价 PM8002注射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不可手术肝细胞癌”等。                         

 

 姚凯

职称职务: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专业方向:主要从事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与科研工作,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如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血栓、血管瘤、血管炎、动静脉瘘等。

学术成绩:湖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湖南省老年医学会临床精准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血管病治疗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院协会“血管病综合诊疗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主髂动脉学组委员。主要从事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与科研工作,获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三等奖两项,主持省级课题四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率先在湖南省开展“内镜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临床研究”,参编医学专著4部,组织并主持"湖南省门静脉高压症和血管外科疾病高峰论坛”六届。现已开展手术主要包括: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微创治疗;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的手术及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静脉疾病的手术及微及微创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得手术及介入治疗;先天性动脉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等。上榜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

临床试验经历:承担多项临床试验,如:“知非沙班片治疗急性症状性深静脉血栓”、“静脉支架系统治疗髂股静脉阻塞”、“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裸质粒注射液治疗Rutherford 5 级(溃疡)、Rutherford4 级(静息痛)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评价血栓保护装置预防肺动脉栓塞临床试验”等。

    

 朱晒红 

职称职务: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普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南大学医用材料与器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专业方向: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20多年,擅长各种普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腹腔镜治疗各种普外科疾病,如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后腹膜肿瘤切除术。

学术成绩:开展腔镜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腔镜袖套式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新观念和技术。成立中南大学糖尿病与肥胖外科治疗中心,2014年参与编写《中国肥胖与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2014年完成中国首例国产机器人手术,近年来负责与承担的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700余万元。主持与承担完成和在研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国家卫生部临床学科并重点项目2项、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攻关项目1项、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先后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厅局级奖1次、国家专利12项。主、参编专著3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临床试验经历:临床试验经验丰富,如“三维腹腔镜、3D内窥镜摄像系统临床应用”、“内窥镜手术器械操控系统临床应用”、“胃内球囊系统用于成年人减重”等。                         

  

朱利勇

职称职务: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手术机器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客座助理教授。湖南省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常务委员,中国减重外科学院讲师,《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编委。

专业方向:长期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各种普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胃肠道良恶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疝疾病诊治。

学术成绩:长期从事胃肠良恶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疝疾病临床诊治及科研工作。先后开展机器人及腹腔镜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等手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卫生计生委课题1项、其他省级课题3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并获中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湘雅三医院医疗技术成果一等奖。

临床试验经历:承担多项临床试验,如:“HRS9531注射液对肥胖非糖尿病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代谢综合征对肾功能的影响”、“HS-20094在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IIb期临床试验”、“HRS-7535片用于治疗肥胖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研究”等。

  

易波

职称职务:医学博士,湘雅三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兼胃肠外ll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反流性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手术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专业方向:擅长胃、结直肠恶性肿瘤微创外科治疗,在湖南省内率先开展微创手术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微创手术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尤其擅长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综合治疗、胃食管返流疾病、复杂食道裂孔疝及膈疝外科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微创手术治疗。

学术成绩:作为国产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研发团队骨干成员,在朱晒红教授带领下国内率先开展国产手术机器人医工交叉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工作,一直致力于国产手术机器人基础研发及临床应用研究。首次将国产手术机器人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中盆腔自主神经的智能识别与保护,可以有效预防手术中自主神经功能损伤,显著改善术后泌尿生殖功能,有利于实现功能快速康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临床试验经历:参加“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跨线治疗晚期胃或胃食道结合部腺癌” 、“国产手术机器人I期回顾性研究”等临床试验。                                

 

李小荣

职称职务: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胃肠外科质控中心主任,湖南省胃肠外科ERAS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肠梗阻诊治研究中心主任。

专业方向: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开展了“腹腔镜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 、“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支架治疗术”、“肠梗阻导管治疗技术”、 “消化道肿瘤快速康复”、“甲状腺NOTES手术”、“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 等新技术,擅长消化道疾病的疑难杂症外科治疗。

学术成绩: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等十余个国家级学术团体重要成员。担任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个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先后获得国家恩德斯医学科学技术奖,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二奖3项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湖南省国际区域合作重点课题等省级课题10多项,主编及参编学术论著6部。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30余篇。

临床试验经历:承担多项临床试验,如:“注射用磷酸左奥硝唑二钠治疗厌氧菌引起的腹腔术后感染”、“重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新辅助/辅助治疗胃癌”、“抗胃食管反流系统治疗GERD”等。

 

张翼

职称职务: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胃肠外Ⅰ科主任。

专业方向: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创新开展了全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超低位保肛、结肠支架和导管桥接治疗结直肠肿瘤合并肠梗阻、胃肠外科加速康复治疗等一系列新技术。擅长胃肠疝疾病、微创治疗、加速康复等。

学术成绩: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美国胃肠和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AGES)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经肛腔镜外科工作组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早诊早治专委会委员,湖南省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指导与评价专家委员会(普通外科)专家组组长,湖南省胃肠外科ERAS联盟主席,湖南省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湖南省结直肠外科学组副组长,湖南省肠瘘学组副组长,湖南省胃肠间质瘤学组副组长及湖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

临床试验经历:承担多项临床试验,如:“IBI310联合信迪利单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的MSI-H或dMMR结肠癌”、“A140和爱必妥分别联合m FOLFOX6方案一线治疗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 等。                                 

钱立元 

职称职务: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乳甲外科主任。

专业方向:1989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1992年攻读湖南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南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乳腺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与精准医疗。

学术成绩:中国医师学会减重与代谢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妇科与乳腺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腹壁与疝学组副组长。多次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10篇,撰写了医学专著6本。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省卫生厅课题2项,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2项,主要从事乳腺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与精准医疗,近年开展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造瘘口旁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甲状腺手术。

临床试验经历:承担多项临床试验,如:“伊立替康脂质体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SYHX2011白蛋白紫杉醇治疗乳腺癌” 、“TQB3616联合内分泌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 等临床试验。            

 

丁波泥 

职称职务: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普通外科副主任。

专业方向:199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外科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外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乳腺癌研究中心留学,学习有关乳腺外科、内科及基础研究工作,2012年学成回国。一直从事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十余年,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尤其擅长乳腺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湖南省内开展了乳腺Mammotome微创活检术和乳腺腔镜手术,填补了省内空白。

学术成绩:现任中华医学会微无创委员会乳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乳腺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 会员、湖南省医学会乳甲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主编、参编 了医学专著《乳腺外科手术学》、《早 期乳腺癌的诊断和处理》等,先后在《中南大学学报(医学 版)》、《实用肿瘤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 志》、《中国内镜杂志》 等重要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10篇,承担部、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多次获中南大学校级、院级教学成果奖,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学科的青年学术及技术骨干。

临床试验经历:承担多项临床试验,如:“SYHX2011白蛋白紫杉醇治疗乳腺癌”、“SYSA1901治疗乳腺癌”、“TQB3616联合内分泌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 等临床试验” 。

编辑:湘雅三医院
[上一篇]移植 [下一篇]肾病免疫

相关推荐: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版权所有
邮箱:xy3gcp@163.com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98 总访问人数:254115995
技术支持: 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
网站建设 网站制作 智能建站 自助建站 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