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郭成贤,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尹继业教授团队,湘雅医院胸外科高阳教授团队合作,在《The Innovation Medicine》上发表综述文章“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present and future”(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当前及未来的临床应用)。该文章系统综述了组学技术助力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开拓肺病诊疗新局面。湘雅医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梅杰,硕士研究生陈远深与博士研究生田回香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
图1 图文摘要
肺部作为人体与外界环境最直接的交汇点,承载着复杂的微环境,包括空气污染物、微生物、药物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肺部功能,并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并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或治疗反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是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获取的一种生物液体样本,能够反映肺部病变区域的真实状态,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备受关注。
图2 BALF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传统的BALF的检测主要依赖于细胞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灵敏度低、定量不准确等局限性。近年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们能够通过高通量手段全面分析BALF中的细胞、微生物及活性物质,还能揭示它们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为精准医学探索提供了全新视角(图2)。因此,该论文系统探讨BALF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新兴技术如何推动其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论文原文链接请见:https://www.the-innovation.org/article/doi/10.59717/j.xinn-med.2025.100115
科室审核人:郭成贤 责任编辑:项玉霞 编辑:唐娇